过滤离心机的选型方法 过滤离心机的选择比卧螺离心机更难。一般来说,过滤式离心机适用于悬浮液比较粘稠、粒度适中、母液比较粘稠的场合。液体和固体的比重并不重要,即漂浮和沉淀悬浮液都可以处理。但是,高比重的固体和低比重的固体在屏幕上很难移动。 选择过滤离心机时,一般首先考虑对滤饼的要求,即根据固体的干燥程度、洗涤效果、对固体的破坏程度等来初步选择型号。然后根据中间试验或实机试验确定所选的离心机是否合适。 如果缺乏悬浮液和滤饼要求的数据,则应通过实验获得。悬浮液滤渣厚度的增长速度,即产生一定厚度的滤渣所需的时间(cm/sec),反映了颗粒大小、浓度、粘度、渗透性等综合指标。它可以通过 Bucina 漏斗或刀片测试设备获得(250-400 mmHg 真空就足够了)。滤饼在离心力场下的干燥特性,可采用分离系数为500-1000的小型离心机(直径150-300mm)获得。将滤袋放入多孔转鼓中,缓慢加入一定量的悬浮液,使滤渣表面保持一层薄薄的液体。然后将滤渣从母液中挤出,必要时也可进行洗涤,然后干燥。在确定干燥特性时,可以从滤渣上的液面消失后的不同时间取出滤渣样品进行测量。 在上述的小型离心机中,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洗涤数据。在最大过滤速度下,用扁平喷嘴仔细洗涤,可以得到洗涤时间与去除杂质的关系(相当于不同的洗涤比,即洗涤水公斤数/固体公斤数)。 为了寻求更准确的流量数据,可以在不同滤渣厚度下回收获得的母液。当滤渣上有一小层液体时,可以这样测量流速(这可能会给可压缩的滤渣带来较大的误差)。也可用小型试管离心机在离心力场作用下获得悬浮液的某些特性。例如,可以得到滤渣含水量与分离系数、滤饼厚度、分离时间的关系。 选择离心机时要考虑的因素: (1)物料的分离主要涉及固相物料或液相物料。 (2)固相材料的粒度、密度和硬度。 (3) 液相材料的密度、粘度和表面张力力量。 (4) 亲和力、固液物质浓度、所有电荷性质(正负) (5) 材料的挥发性。 (6)材料的易燃性和爆炸性。 (7)材料的腐蚀性。 (8)物料的回收率。 (9)当固体物料为结晶产品时,要求分离时对结晶的破坏程度低,对设备结构和卸料方式方法有特殊要求。 (10)污泥性质:污泥有机物含量越高,含油量越大,脱水性能越差。 (11)污泥处理能力。对于一定规格的离心机,出水效果随着污泥处理量的增加而变化。为了达到预期的目标,根据污泥容量选择具有合适处理能力的型号是非常重要的。 (12)速度差:其大小不仅影响加工能力,而且影响加工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