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落计数器的操作方法和流程 菌落总数的测定,一般将受试样品制成数种不同的10倍稀释液,然后取出每种稀释液1mL,置于无菌培养皿中,与营养琼脂培养基混合。在一定温度下,培养一定时间(通常为48小时)后,记录每块平板上形成的菌落数,并根据原样品每克(或每毫升)计算菌落总数稀释系数。 基本操作一般包括:稀释样品-倒入平板-孵育48小时-计数报告。 确定菌落总数的方法国内外基本相同。样品处理、稀释、倒入平板和计数报告没有明显区别,但在一些具体要求上略有不同。例如,一些国家引入了样品稀释和浇注培养。 , 吸管中液体的流速、稀释剂的振荡幅度、时间和频率以及储存时间都被更详细地规定。 检查方法请参考: GB4789.2-94《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国家标准菌落总数的测定》 SN0168-92《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行业标准出口食品菌落计数》 1.操作方法:孵育时间后,计算每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可以用肉眼观察,必要时用放大镜检查,以防遗漏。记录每块平板上的菌落总数后,计算每块平板上相同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计算原始样品中每克(或每毫升)的菌落数,并报告。 2、当达到规定的孵育时间时,应立即计数。如果不能立即计数,应将平板置于 0-4°C,但不超过 24 小时。 3、计数时,选择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SN标准要求25~250个菌落)。如果在30-300之间有两种稀释度,均应按国标方法选择。比值确定,比值小于等于2取平均值,比值大于2取小数(有的规定不考虑比值,均报平均值)。 4. 如果所有稀释液不在计数间隔内。如果都大于300,取最高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并报告。如果全部小于 30,则将zui低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因子以报告它。如果菌落数大于 300,有的小于 30,但没有一个在 30 到 300 之间,则应将zui接近 300 或 30 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系数来报告。如果所有稀释液都生长为菌落,则应报告为小于 1 乘以zui 低稀释系数。一些规定将在上述情况下计算的菌落数报告为估计值。 5、不同稀释度的菌落数应与稀释倍数成反比(同一稀释度的两块平板上的菌落数应基本接近),即稀释倍数越高,菌落数越少,稀释系数越低,菌落数越多。如有倒转现象,应视为检验有误(有些食品有时可能会出现倒转现象,如酸性饮料等),不应作为样品计数报告的依据。 6.当平板上有链状菌落生长时,如果链状菌落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则应计为1个菌落。如果有来自不同来源的多条链,则每条链都应计为一个菌落。计算,不要分别计算链上生长的每个菌落。如果片状菌落生长,这种板通常不适合。如果片状菌落少于平板的一半,另一半均匀分布,则半平板上的菌落数可以乘以2,代表整盘上的菌落数。 7、当计数板中菌落数过多时(即所有稀释度都大于300),但分布很均匀时,可用板的一半或1/4进行计数。然后乘以相应的稀释系数作为平板上的菌落数。 8、菌落数的报告,按照国标方法,菌落数在1~100个时,按实际数报告。如果大于100,报前两位有效数字,第三位四舍五入。固体试样以克(g)报告,液体试样以毫升(ml)报告,表面摩擦以平方厘米(cm2)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