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粘度计测量过程中出现问题如何处理? 旋转粘度计是一种用于测量液体粘度的新型仪器。广泛用于测量油脂、油漆、塑料、食品、药品、粘合剂等各种流体的粘度。我们校准的旋转粘度计的性能优于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的要求,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在使用过程中问题较多,用户在测试样品时数据偏差非常大。 1、旋转粘度计应定期校验。必要时(仪器使用频繁或处于临界状态)应进行中间自检,确定其测量性能合格,且系数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否则无法获得准确数据. 2、特别注意被测液体的温度。很多用户忽略了这一点,认为温差无所谓。我们的实验证明,当温度偏差为0.5℃时,部分液体的粘度值偏差超过5%,温度偏差对粘度影响很大。温度升高,粘度降低。因此,要特别注意保持被测液体的温度在规定温度点附近,测量时不要超过0.1℃。 三、计量容器(外筒)的选择。对于旋转粘度计,请仔细阅读仪器手册。不同的转子(内筒)匹配相应的外筒,否则测量结果会有很大的偏差。对于单筒旋转粘度计,原则上要求外筒半径为无穷大。在实际测量中,外筒即计量容器的内径不小于一定尺寸。实验证明,特别是使用1号转子时,如果容器内径过小,会造成较大的测量误差。 四。正确选择转子或调整速度,使显示值介于 20 和 90 分度之间。 旋转粘度计采用表盘和指针读数。它的稳定性和读数偏差结合在一起,有 0.5 个分区。如果读数太小,比如接近5格,造成的相对误差超过10%。如果选择合适的转子或将读数旋转 50 格,则相对误差可以降低到 1%。如果指示值在90格以上,游丝产生的扭矩会过大,容易引起蠕动和损坏游丝,所以必须正确选择转子和转速。 5. 频率校正。国产仪器标称频率为50Hz,我国目前的供电频率也是50Hz。我们使用频率计测试小于0.5%的变异性,所以一般测量不需要频率校正。修正公式为: 实际粘度=指示粘度×标称频率÷实际频率 6、转子浸入液体的深度及气泡的影响。 旋转粘度计严格测量转子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格子要求必须按说明书操作(有些双管仪器对被测液体量有严格要求,必须用量筒测量)。当转子浸入液体中时,经常会出现气泡。转子旋转一段时间后,大部分会浮起来消失。有时无法消除附着在转子下部的气泡。气泡的存在会给测量数据带来较大的偏差,因此倾斜慢慢浸入转子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七、转子的清洁。测量转子(包括外筒)应清洁无污垢。一般测量后应及时清洗,尤其是涂料和粘合剂测量后。注意清洁方法。您可以浸泡在合适的有机溶剂中。切勿用金属刀具划伤,因为转子表面严重划伤会导致测量结果出现偏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