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粘度计的使用常识介绍 旋转粘度计广泛用于测定油脂、油漆、涂料、塑料、食品、药品、粘合剂等各种流体的动态粘度,该仪器结构简单、价格便宜、方便实用,因此非常受欢迎。在对此类仪器进行长期验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用户,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测试人员,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往往我们检定的仪器功能优于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的要求,但用户在检测样品时,数据偏差非常大。现就如何使用此类仪器获得正确可靠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如下。首先简单介绍一下粘度计的测量原理:旋转粘度计开机后,必须先检测零位。这种操作一般不安装转子,然后将半径R2同轴安装在半径R1的外筒中。内筒充满粘性流体。同步电机以稳定的速度旋转。刻度盘与其相连。然后通过游丝和转轴带动内筒(即转子)转动。内圆柱体(即转子)受到流体基粘性扭矩的影响越大,游丝对其产生的扭矩就越大,表盘上指针所指示的刻度也越大。将读数乘以特定系数以获得液体的动态粘度。根据粘度计的测量原理,为了获得正确可靠的测量数据,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粘度计的性能指标必须符合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的要求 使用中的粘度计必须定期检定,必要时(粘度计使用频繁或处于合格临界状态。)应进行中间自检,确定其测量功能合格,系数误差在允许的范围内,否则无法获得正确的数据。 2、特别注意被测液体焊机的温度 很多用户忽略了这一点,认为温差没有关系。我们的实验证明,当温度偏差为0.5℃时,部分液体的粘度值偏差超过5%,且温度偏差与粘度有关。效果好,温度升高,粘度降低。所以要特别注意保持被测液体的温度恒定在划定的温度点附近,最好不要超过0.1°C,才能准确测量。 3、计量容器(外筒)的选择 对于双筒旋转粘度计,请仔细阅读仪器副本。不同的转子(内筒)匹配相应的外筒,否则测量结果会有很大的偏差。对于单筒旋转粘度计,原则上要求外筒半径为无穷大。在实际测量中,外筒即计量容器的内径不小于一定尺寸。 此类仪器使用刻度盘添加指针模式读数、粘度计稳定性和读数偏差组合在一起有 0.5 个分度。如果读数小到5格左右,造成的相对误差超过10%。如果选择了合适的转子或速度,读数为 50 格。 ,那么它的相对误差可以降低到1%。如果指示值在90格以上,游丝产生的扭矩会过大,容易造成蠕变,损坏游丝。因此,必须准确选择粘度计的转子和转速。 5、粘度计的频率校正 对于国产粘度计,标称频率为50Hz,我国目前的供电频率也是50Hz。我们使用频率计测试小于0.5%的变异性,所以一般测量不需要频率校正。但是,对于日本、欧美的一些仪器,标称频率为60Hz,需要进行频率校正,否则会出现20%的误差。修正公式为:实际粘度=示值粘度×标称频率÷实际频率 深度和气泡的影响 旋转粘度计对转子浸入液体的深度有严格的要求,必须按照粘度计仿品的要求进行操作(有些双管粘度计对被测液体的量有严格的要求,必须用量筒测量)。当粘度计转子浸入液体中时,经常会出现气泡。粘度计转子旋转后,大部分会浮起来,消失一段时间。有时无法消除附着在转子下部的气泡。气泡的存在会带来更大的测量数据。偏差,因此倾斜并缓慢浸入粘度计转子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7. 清洁粘度计转子 用于测量的转子(包括外筒)应清洁无污垢。一般测量后应及时清洗,尤其是涂料和粘合剂测量后。注意清洁方法。可浸泡在合适的有机溶剂中,切勿用金属刀划伤,因为粘度计转子表面严重划伤会导致测量结果出现偏差。八、其他需要注意的问题 1、大多数粘度计都需要调整液位。更换转子并调整转子高度后,在测量过程中,要随时注意水平,否则会造成读数出现偏差甚至无法读数。 2、有些粘度计需要安装保护架,仔细阅读粘度计仿单并按规定安装,否则会造成读数偏差。 3. 判断是否是近似牛顿流体。对于非牛顿流体,应在选好后圈定转子、转速和旋转时间,以免误判为仪器不准。 |